孩子说我要换妈妈,这话到底是谁教的

时间:2025/4/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前些天,读者

小雪向我们提了一个典型的问题:家里为孩子操心人一直是我,但有次问孩子,想要新爸爸还是新妈妈,孩子回答要新妈妈,心里很不好受。

小雪:糕妈你好,我是一个职场妈妈,孩子今年3岁,男孩。平时带孩子的是我的公公。公公年纪大,带孩子的想法还是30多年前的样子。孩子爸性格软,向来都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就使得管教孩子的重担落在我的肩上。虽说没有打骂,但是出现问题时,我也是相对严厉的。比如坚持让他在出门前收拾好自己的玩具,每天早上即使哭闹也要送去幼儿园。因此,孩子和我并不如和爸爸爷爷亲近,除非我全身心地和他一起玩。这些我平时也是清楚的,但是总觉得家里总要有人管着孩子,也就没有太深究,保持了这种关系。但是,最近,我和孩子爸因为一些事情,几乎要离婚了。我问孩子:妈妈带着你找个新爸爸好不好?孩子答:不好。我问孩子:爸爸带着你找个新妈妈好不好?孩子答:好,我要新妈妈。那一瞬间真的是觉得心太受伤了,感觉自己的付出都是白费的。孩子的吃穿用度,和老师关系的维护,都是我在操心,孩子爸都很少操心的。那一瞬间,我真的是不知道我在忙活什么。不知道这个家的育儿的路应该怎么走。难道都讨孩子欢心,惯着他么?难道我要一直做坏人么?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刚满四个月的二宝,我真的是不知道我应该怎么育儿了。请糕妈帮帮我。

小雪,看得出你不太好,一个为孩子全心付出的妈妈,听到孩子说“要新妈妈”这样的话,肯定是非常扎心的。但在我看来,你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得到了一个没有意义的答案,又放大了自己那种“真心错付”的受伤感受。今天的解答和分析,都是基于你给出的信息,可能有冒犯到你、或者误解了你的地方,如果那样的话,请不要在意。你身处的这个局面,始终要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解开,而我只是希望,能以一个局外人的视角,帮你换个方式看问题。首先,为什么说你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呢?因为即使你们真的到了离婚那一步,改变的也只是夫妻关系,对孩子来说,爸爸还是爸爸、妈妈还是妈妈,这个认知很重要,不要轻易去破坏它。你预设了一个只能“二选一“的前提,用这种电视剧台词一样的方式跟孩子交流,我并不赞同,更何况,你的问话里还有一层逻辑反转,“要新妈妈”的实际意思是“不要妈妈”,你觉得一个三岁孩子搞得清楚吗?你的问题,他只知道回答“要”和“不要”,不太可能确切知道“新妈妈”到底是什么意思,而“新”这个形容词对他来说,就像新玩具、新衣服一样,只代表好,他想要新妈妈,恰恰说明孩子对妈妈的感知更深。我有一种感觉,女性好像特别重视语言,孩子这种话如果拿去跟爸爸说,爸爸大概只会觉得是一句戏言,但是妈妈就会反复咀嚼、伤心很久。这可能跟你在这段关系、这个角色里投入更多有关系,你的付出让你经不起这种好像“被背叛”的打击。请一定要相信,孩子没有不要你,他只是笨拙地,在用自己的方式靠近你。在我看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孩子的回答,而是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注意到你说“孩子和我,并不如和爸爸爷爷亲近”,看起来你已经给家里人分了阵营,爸爸和爷爷是一派的,而你显然很想让孩子站在你的阵营。这种微妙的心态很常见,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做过一个研究,她访问了很多由老人来带娃的家庭,发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父母来帮忙,另一方都会有被排斥在外的感觉。所以,你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该对孩子严格点”还是“该顺着孩子让他喜欢我”,而是在这个家庭里,你和丈夫有矛盾、面对公公又会有“他们才是一家人”的感觉、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可能也有些不足。应该还包括了二胎产后的激素变化、照顾新生儿的劳累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纠缠在了一起,当你说出“都不知道自己在忙活什么”,其实你是在说:我的付出需要被看见,我的劳累需要被肯定。你想要一个确认、一个保证,就像我们年轻时喜欢反复去询问“你爱我吗”、“我和XX比谁更漂亮”一样,你希望孩子告诉你:我爱你、我离不开你,但很显然,3岁的孩子无法去完成这样的表达。而对于这一切,你给自己找了一个最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都顺着孩子,只有我对孩子严厉。家庭是需要合作的,尤其是你现在又多了一个孩子,如果放任自己陷入这种“你们都错了,只有我在为孩子好”的悲壮想法中,对解决问题可能并没有帮助。我希望你能暂时抛开这种要让孩子“选边站“的思维,看一看你的家庭现状里,是不是有一些被你忽略的东西——比如,三岁的老大刚当哥哥,应该也是刚去上幼儿园的年龄,他处在格外需要情感支持的阶段。爷爷和爸爸回应他的需求,真的是坏事吗?我之前就说过,很多育儿分歧并不需要强求统一,如果你能把自己和爷爷、爸爸当成一个育儿共同体,认可你们有不同的角色分工,也就更能接受你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在帮助孩子,丰富的教养环境,有人给予无条件的爱、有人给予管教和底线,这对孩子恰恰是有好处的。当然,你可能会觉得这对你不公平,因为你承担了更艰难的部分,甚至是以“孩子不亲你”为代价的,但是我想告诉你,“对孩子有要求”和“向孩子表达爱”,这两件事本身是不矛盾的。你的思维里有一个典型的育儿误区,你觉得不严厉就管不住孩子。但其实恰恰相反,一个三岁的孩子只有感觉好了,才会表现好。你尽心尽力管教孩子、操心他的吃穿用度、维护和老师的关系,但唯独缺少的,可能就是属于你们母子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渠道。孩子就是大人的一面镜子,你觉得孩子不懂你、不亲你,那么我能给你最真诚的建议就是,请先不要吝啬自己爱的表达,你想要让孩子告诉你他的爱和需要,就先示范给他看,哪怕只是直接说:“妈妈有点不开心,妈妈需要你,抱抱妈妈,亲亲妈妈吧。”我想,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这样的请求。你也可以慢慢和他谈,“妈妈有时候会对你要求严格,那也是妈妈爱你的方式。”和另一半谈,“我不认同你们凡事都顺着孩子的做法,我们可能要试着去找到平衡,而我对孩子的付出和努力,也希望能得到肯定。”承认自己存在一些狭隘,是很难的,打破沟通的障碍更难,但最终,能帮助我们面对这一地鸡毛的,也许,只有一个妈妈的爱和勇气。PS:“我爱问糕妈”是为大家设立的问答栏目,希望可以在这里一起讨论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惑。如果你有想找人聊聊的心事,也可以写信到信箱:tougao

ni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ygev.com/psfzd/148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