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华国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4.html 生活中免不了一些小磕、小碰、扎伤、割伤。对于比较深、污染较重的伤口,在消毒、止血、包扎后,往往还要打破伤风针。 破伤风到底是什么? 破伤风并不是破了的伤口受风了,而是一种叫破伤风梭菌(全称: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的特殊细菌,从伤口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特殊的感染,破伤风梭菌在自然界中非常常见,土壤中、哺乳动物的粪便中都有。它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的伤口侵入人体。破伤风梭菌也经常通过外伤、烧烫伤、不洁接生及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感染人类。 两个误区 破伤风针应当在受伤后越早注射越好,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但超过后仍有注射价值(因为虽然破伤风24小时内即可发病,但潜伏期可为一周或更久)。其实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为6~12d,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即使发病,症状也应该较轻。因此我们不能把24小时作为一个教条的界限,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2周内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对于某些非外伤性的损伤,例如肛周脓肿、结肠穿孔等,临床医生很少考虑到其有破伤风杆菌感染的可能。其实,破伤风杆菌大量存在于人的肠道内,并随粪便排出体外。肠道破裂造成的腹腔及手术切口污染,若病史较长,污染重,就可能发生破伤风杆菌感染。这些患者应该应用破伤风抗毒素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要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促使其产生长期抗体。 破伤风正确预防建议 因为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临床上较深的污染的伤口特别是泥土污染的伤口或被铁锈类铁器扎伤时应考虑打破伤风针。一般来说,只是划伤表皮,或者伤口不深,较干净,只要做好清创,一般可以不打破伤风针。常说的打破伤风针是通过被动免疫获得保护,即面临可能的感染,通过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获得保护的方式。 门诊常用的是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剂,注射前不宜空腹,需做皮试,30分钟后观察结果,皮试阴性,可直接注射,皮试阳性,用脱敏法进行注射。如皮试强阳性,应避免使用,可以改用不需要做皮试的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不过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非常紧缺,无过敏史或皮试阴性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可能,为慎重起见,就诊患者注射后仍需观察30分钟后无不适反应方可离开。 注射破伤风针后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又该如何处理?过敏性休克可在注射中或注射后数分钟至十分钟内发生,一旦发生须立即抢救。血清病主要症状为荨麻疹、发热、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可出现红斑、瘙痒等。肾炎、心肌炎、神经炎等极罕见血清病并发症也有报道。一般在注射后7-14天出现,也有少数在注射后2-4天出现,如出现上述症状须立即就诊对症处理。毕节医专 策划:彭垚编辑:谢玉童王海龙审编:蒙祥指导老师:周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