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20%,破伤风发病跟破伤风杆菌有关。破伤风杆菌是一种芽孢厌氧菌,平时存在于人畜的肠道中,可随粪便排到自然界,生命力很顽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 致病毒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溶血毒素,作用尚不清楚。另一种是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物质,毒素产生后通过传导,最后作用于脑干或脊髓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终末器而发病,痉挛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紧密结合则不能被抗毒素所中和。 人工免疫是世界公认的预防破伤风的有效办法。人工免疫分为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是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经过规范免疫接种后,抗体有效性一般可以维持10年以上。而被动免疫是指受外伤后,应用TAT或TIG为机体直接提供抗体,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马血清制剂,可中和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毒素。 01 TAT注射时机 首先,强调早期应用TAT是因为,TAT可中和伤口部位及血中游离的破伤风毒素,预防和治疗破伤风,但不能中和已与神经细胞结合的毒素,所以肯定是越早越好。 破伤风感染后发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2周。根据其发病机制,伤后24小时之内甚至稍晚应用破伤风抗毒素都能起到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强调尽早应用,但只要未发病且两周内应用都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不过,若是超过了24小时的话,TAT用量要加倍,在糖尿病人也是如此。 02 饮酒后能否注射TAT? 病人饮酒后机体处于一种兴奋状态,乙醇可引起外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加快,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另一方面破伤风抗毒素制剂含有大量异体蛋白质,加之双硫仑反应。指药物与乙醇联合应用产生的反应,双硫仑能抑制乙醛脱氢酶,使饮酒者体内乙醛蓄积产生难受反应。这些因素极易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乙醇进入人体后能分布在所有含水组织中,90%~98%在肝脏代谢分解,其余由肾、肺及皮肤排出体外,饮入乙醇不足3%由尿液排出。饮酒8h后尿液中即无乙醇。故而对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应提醒其在12小时内严禁饮酒。同时对饮酒后的病人,应于8小时后再行TAT液皮试,提高皮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不良反应风险的发生。 03 孕妇能不能用TAT? 孕妇不是破伤风针注射的禁忌,主要禁忌症为存在破伤风针过敏的人群。 04 儿童需要使用TAT吗? 只要是注射过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俗称“白百破”)三联疫苗的6岁的儿童,其体内已有足够的抵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存在,受伤后不需要再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此,当孩子受伤后,医院时,应带上孩子的预防接种卡,以供医生参考。 05 注射TAT后短期内再次受伤是否还需注射? TAT是即时预防,作用时间是很短。有报道说TAT的有效期为5-6天,最短10-14小时,几乎只要有新的较深的伤口就要重新打。 06 应用TAT就不患破伤风吗? 否定的。无论经自动免疫产生的,被动免疫获得的抗体是中和毒素而不是杀灭破伤风杆菌,伤口彻底清创不利于破伤风繁殖才是预防的关键。 07 药物相互作用 有报道同时使用青霉素和阿莫西林与TAT同用导致的过敏反应,为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应尽量减少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其他药物,需要同时用药时,可间隔用药时间。 08 迟发性过敏反应 TAT是一种免疫马血清,用于治疗及预防破伤风。然而对人体而言,TAT是一种异体蛋白质,具有抗原性,人体注射后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轻者皮疹,重者休克,因此在临床使用前应做皮试,同时对皮试结果阴性的患者,同样不能大意,有报道药物过敏反应发生在皮试阴性后,且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为防止其发生,注射后患者应留院观察30分钟后方可离开,以免发生意外。 参考文献: [1]丁香园 [2]陈洁.青霉素与破伤风抗毒素同用致药物过敏性皮炎1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11():-. [3]刘军,姜楠.破伤风抗毒素阿莫西林联用致迟发性过敏反应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1():-. [4]胡幼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后饮酒致过敏性休克1例[C]//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 [5]刘素琴,黄海霞,王翔.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不良反应46例分析[J].医药导报,2,():-. 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