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宝新生儿的卫生护理之脐带的护理

时间:2016-11-2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新生儿脐带的直径约1厘米左右,剪断后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护理不当,将成为病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引起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败血症等疾病,因此必须做好新生儿脐部的护理。

(一)日常护理

在医院婴儿室时,护理人员会每日定时用酒精来消毒干燥脐部,医院会送给父母脐带护理包,里面有消炎液、消毒过的棉花棒。回家后,护理人员要在给婴儿洗澡后做脐带护理。方法为用一只手的拇指及食指将脐带周围皮肤撑开,再用另一只手拿着干净的小棉棒沾上消炎液,由根部往脐带面方向顺时针擦拭。

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依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会脱落。脱落后有一点点出血为正常状况,可以继续使用消炎液擦拭消毒,直到干燥为止。 

脐带护理的三大原则 

保持干燥:婴儿脐部的护理重点在于维持干燥。如果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的小棉棒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执行脐带护理程序。

避免摩擦:尿布要柔软舒适,大小要适当。尤其是穿纸尿裤的儿童,勿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避免闷热:禁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二)异常护理

为了保护脐部,医护人员往往将脐部敷上纱布。纱布应该在生后12-24小时去除,如包扎的时间过长,纱布容易被新生儿的大小便污染,给细菌在脐部生长繁殖创造条件。脐部的纱布去除后应注意观察。如果出现以下几种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1.是否出血

脐带出血一般是由于脐带结扎不紧、或结扎用的丝线太粗引起。出现这种情况,可用酒精仔细消毒脐带及周围皮肤,再用酒精浸泡过的细丝线结扎,结扎后用棉签沾上碘酒消毒脐带断端;另外,有时脐带脱落时也会出血,这是因脐带根部细小血管被损伤所致,一般出血量不多。此时可用棉签沾上少许龙胆紫涂到脐窝里。注意龙胆紫不要涂得太多,以免形成硬痂。

2.是否干燥

脐带脱落前或刚脱落但脐窝还未干燥时,应保证脐带和脐窝的干燥。即将脱落的脐带是一种坏死组织,为细菌培养提供在温床。因此脐带一旦被水浸湿和尿液污染,马上应用干棉球擦干,然后用消炎液棉签消毒。

脐带刚刚脱落的1~2天之内,脐窝看起来有点湿润,而周围的皮肤正常,并且上边的分泌物看起来有点像黄黄的凝状果冻,没有脓液没有臭味,这时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2天以后脐部还没有变干燥,而且皮肤红肿,这就是脐炎的征兆了,医院看医生。

3.是否清洁

新生儿脐窝里经常有分泌物,分泌物干燥后能使脐窝和脐带的根部发生粘连,这时脐带表面看起来很干净,其实脐窝里可能积有脓液。有的护理人员不敢触动脐带根部,仅在脐带表面擦拭,其实起不到消毒的作用。

正确的消毒方法是在每天洗澡之后用棉签沾上消炎液,一只手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消炎液棉签仔细分离脐窝和脐带根部的粘连部分,周边都分离开后,换新的消炎液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擦拭干净后再把提过的结扎线涂上消炎液。

有些新生儿出生一周后脐带还未脱落,部分原因就是脐带和脐窝粘连所致。用上述方法处理脐带,则能加速脐带的脱落。如果发现脐窝有脓性分泌物、红肿或有臭味,说明存在脐部感染,应找医生及时处理。

4.是否突出

有的新生儿可见到脐部突出,用手轻轻按压则变平,有时能听到气过水声(气体通过肠管内液体时所产生的声音)。当新生儿咳嗽、哭闹时更明显,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脐疝。脐疝的发生与新生儿脐部的肌肉和鞘膜发育不良有关,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主要是小肠连同腹膜一起突到皮下组织中,形成了脐部突出物。婴儿的哭闹能使脐环不断扩大,影响脐疝的愈合。

如果脐疝不大,随着婴儿肌肉的发育,多数在1岁内自行痊愈,不需特殊处理。如果脐环直径在2厘米以上,可用一条宽5-6厘米,长10-15厘米的胶布,将脐疝复位后拉紧皮肤后粘贴到脐疝的两侧,以减少疝内容物的突出及对脐环的扩张,有利于脐疝的修复。若3个月后仍无效,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关爱家庭就请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nygev.com/ysybj/1620.html
------分隔线----------------------------